目录

专升本中医基础知识点归纳 专升本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admin四川小自考2024-09-11800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专升本中医基础知识点归纳的问题,以及和专升本中医基础理论试题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一、专科生想要升本要做出怎样的努力1、我是一位专科生,我的目标就是专升本。虽然这个过程很艰难,但我们还是要全力赴!2、以下几点是我的建议,对...

专升本中医基础知识点归纳 专升本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 美培飞跃专升本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专升本中医基础知识点归纳的问题,以及和专升本中医基础理论试题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一、专科生想要升本要做出怎样的努力

1、我是一位专科生,我的目标就是专升本。虽然这个过程很艰难,但我们还是要全力赴!

2、以下几点是我的建议,对于想要专升本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3、大多数专科生的学习能力没有本科生强,尽管这样,我们也要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好好积累知识。为了以后的专升本。我们需要这样做。从大一的时候,就要有个规划。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像其他人那样。我们的目标是专升本,它只有一次机会。我们应该牢牢把握住。千里之堤,溃于蝼蚁,我们每天一定要做好知识的累积。

4、时间就是金钱,我们要好好珍惜在校的每一天时光。每天都要学到东西,有所收获,有所成就。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把每天的时间适当的安排,休息、学习、吃饭、活动,这些时间都要安排到位,把握好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劳逸结合,这样,我们自身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5、有多努力就会有多幸运。我们要想在这么多专科生当中脱颖而出,顺利的专升本。那我们就需要比这些学生更加努力。我们的学习能力和我们的学习态度。决定了,我们是否可以成功。我们不能有一丝的保留,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往前冲。

6、即使课本上的知识内容都学会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在考前充足复习,多刷题。有针对性的刷题,争分夺秒。这样的努力程度,我们是要必备的。否则,我们很容易就会失去人生中重要的机会,统招的全日制本科,我们今生也无望得到了。

7、为了以后工作更好,薪水更多。这样的努力和艰辛又算的了什么呢。让我们共同努力吧,一起奋斗,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愿我们顺利的专升本!

二、成人高考专升本可以跨专业吗

1、成人高考专升本是可以跨专业报读的,但是医学类专业是有特殊要求的了。参考阅读网页链接

2、中医专业应该是属于医学类,对于成人高考专业属于哪一个科类参考百度经验《如何查询成人高考专业属于什么科类》

3、成人高考有关医学类考试科目参考

4、医学类专业(除中医学、中药学、药学专业外)成人高考考试科目:政治、外语、医学综合。

5、中医药、中药学专业(一级学科)成人高考考试科目:政治、外语、大学语文。

6、心理学、药学类(除中药学外)成人高考考试科目:政治、外语、高等数学(二)。

7、综上所述,成人高考专升本是可以跨专业的,但是你要报医学类专业的话就得根据具体成人高校的要求,因为有的学校需要考生具有相关医学类工作经验等。专升本考试科目为政治、外语、另外加一门根据专业不同而不同的科目。

三、专升本中医基础理论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辩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是()

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论》D.《诸病源候论》

2.疾病过程中,先有高热汗出,面红脉洪,后突然转为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用下列何种理论解释()

A.重阳必阴B.寒极生热C.阳损及阴D.阳盛格阴

3.“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属于下列何种治法()

A.阳中求阴B.热者寒之C.阴中求阳D.阳病治阴

4.“无阴则阳无以化,无阳则阴无以生”,说明了下列何种关系()

A.阴阳对立B.阴阳互根C.阴阳消长D.阴阳转化

A.实热证B.虚热证C.下寒上热证D.真寒假热证

7.水气有余,而致土气衰弱,属于下列何种关系()

A.制已所胜B.侮所不胜C.侮而乘之D.轻而侮之

9.与足太阴经相表里的经脉是()

A.足阳明经B.足少阳经C.足太阳经D.足厥阴经

11.对心主血脉的功能起最关键作用的是()

A.心血的充盈B.心气的充沛C.心神的安宁D.脉道的通畅

A.行血气B.藏精气C.传化物D.主生殖

14.以调节气机升降为主要关系的两脏是()

A.脾与肝B.肾与肝C.肝与肺D.肾与脾

15.与脑髓充盈密切相关的脏是()

16.所以称“肝肾同源”,是因为()

A.水能涵木B.津血同源C.精血互化D.同居下焦

18.积于胸中,上走息道,下注气街的气是()

19.血运行于脉中而不逸出脉外,主要依赖于气的()

A.防御作用B.湿煦作用C.推动作用D.固摄作用

21.“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

A.气为血帅B.血为气母C.津能载气D.津血同源

22.首次将病因分成阴阳两大类的是()

A.汉。张仲景B.宋。陈无择C.《内经》D.晋。陶弘景

25.七情致病,引起“气消”的情志是()

26.易于阻歇气机而见胸闷脘痞的邪是()

A.邪盛正衰B.邪盛正未衰C.邪胜正负D.邪去正衰

30.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最早见于()

A.《内经》B.《难经》C.《伤寒论》D.《金匮要略》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A.阴阳对立制约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消长平衡D.阴阳相互转化E.阴阳偏盛偏衰

2.下列属于“虚则补其母”治法的有()

A.滋水涵木B.泻肝补脾C.培土生金D.补肺滋肾E.泻南补北

3.中医学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具体表现在()

A.脏与腑是个整体B.五脏与形体诸窍是个整体C.五脏与精神情志相关

D.五脏之间是个整体E.五脏与自然界相应

A.任脉B.肾经C.胃经D.脾经E.膀胱经

A.督脉B.任脉C.带脉D.冲脉E.肾经

A.十二皮部B.十五别络C.十二经别D.浮络E.孙络

A.主司津液的生成B.主司津液的气化C.主司津液的输布

D.主司尿液的生成E.主司尿液的排泄

8.头发的生成和润泽与下列哪些物质有关()

A.口臭B.腹胀C.便秘D.腹泻E.呃逆

10.气的哪些功能对尿液、汗液的排泄有控制调节作用()

A.温煦B.防御C.固摄D.推动E.气化

A.温煦机体B.营养脏腑C.化生元气D.滋润机体E.化生神志

A.脏腑B.肌肉C.骨节D.脑髓E.孔窍

A.风邪B.寒邪C.暑邪D.火邪E.燥邪

14.火(热)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升散B.炎上C.生风D.动血E.耗气

17.血虚的病理变化多发生于哪些脏腑()

18.下列病理表理,因肾精亏虚导致的有()

A.发育迟缓B.智力低下C.过早衰老

19.肝主流泄的功能失常可引起哪些病理变化()

A.胃失和降B.脾失健动C.胆汁排泄不利

20.下列治法属于“因时制宜”的有()

A.寒因寒用B.用凉远凉C.热因热用

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4分)

1.“金元四大家”中,李杲提出“_______________,百病由生”的论点,后世根据其治疗特点,称他为_______________派。

2.五行的特性,古人称“木曰_______________”,“土爰_______________”。

3.用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来分析,“阳损及阴,阴损及阳”是阴阳的_______________关系的失调;“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是阴阳的_______________关系的失调。

4.被称为“阳脉之海”的是_______________,被称为“阴脉之海”的是_______________. 5.以经络理论来确定病位,头痛在前额者为_______________头痛;在后头部者为_______________头痛。

6.中医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功能统归于_______________,而分属于_______________. 7.肺在内脏中位置最高,故称为_______________;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_______________. 8.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的_______________. 9.气的运动,称为_______________,气的运动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四种。

10.脏腑的气血变化,会影响情志的变化,如肝气实则_______________,肝气虚则_______________. 11.劳神过度,最易损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脏。

12.《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_______________,精气夺则_______________”。

13.气的失常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的病理变化。

14.治未病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二方面内容。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如何理解“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

3.简述选天之精与后天之精的来源及相互关系。

4.简述营气的生成、分布与功能。

五、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试述肺主宣发、肺主肃降的含义及具体生理作用。

2.阴阳偏胜、偏衰与邪正盛衰的关系如何?请结合病机特点分别阐明。

关于“专升本中医基础知识点归纳”这个问题本文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内容,那么可以持续关注本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xmruanci.com/news/29310.html

{module:txform}
发布评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
×
在线报名

在线报名

×